慧眼識英雄,你如果同樣有著一個聰明的購車思維,KICKS的好你一定會看到。
」科法所身為全台灣最大的科技法律人才聚集地,從國家型智庫的角度來看,更是政府最重要的諮詢或研究單位。「不過,如果科技發展初期就能將法律視為合作夥伴而非敵對關係,法律人也透過跨領域學習理解科技產業,科技與法律就能彼此對話。
「我們看似在做法律,但實際上,我們可能更像在做產業推動。」張瑞星的這句話或許說得有些重,但其實透露他對法律人的高期待。而不只循環經濟產業,包括區塊鏈在數位內容產業的新型態應用,甚至是 AI 人工智慧在各領域的新應用,法律層面的引導都能發生作用。它讓科技與法律展開合作,為新產業找到落地的新機會。最重要的是,在這個過程中只能「預想」各種議題的可能,卻又不能預想「過多」可能。
」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張瑞星指出,在推動新科技產業發展時,科法所的高度適合擔任「整合」角色,將廠商一個個拉進生態系裡,讓他們在生態圈中適得其所。今年10月立法院初審通過《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》草案,該草案預計明年初正式上路。Photo Credit:TNL Brand Studio 中醫調理也納補助 減輕年輕夫妻負擔 衛生局也聽進市民心聲,將中醫調理納入補助,創全國之先辦理「中醫助孕養胎調理計畫」,已婚未孕婦女,每人每年提供2次孕前中醫助孕調理。
Photo Credit:TNL Brand Studio 此外,鄭文燦也宣布將在桃園和中壢各蓋一座長青國民運動中心、230處社區關懷據點、381處長照2.0據點,同時也實施老人免費健保、假牙補助,以及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免費施打,切實照顧到長者的健康與生活。Photo Credit:TNL Brand Studio 桃園也有全台最高的生育政策「333甜蜜托育」,每生一胎補助3萬元,育兒津貼則是零到3歲、每月3千元。Photo Credit:TNL Brand Studio 然而需求量遠大於建設的速度,這些托嬰中心收托率總是衝上百分之百,桃市府社會局也加緊腳步,積極籌設中壢1家、八德2家、楊梅1家與觀音1家,5家公托將於年底前陸續開幕,預計每家可收托40至80名,力保所有家長對公托都可以「看得到、吃得到」。不可諱言,工商社會雙薪家庭讓父母難以兼顧養育責任,便宜又值得信賴的公辦托嬰中心是家長的第一選擇,但長期以來供需不平衡,家長們心中有苦難言,桃園市長鄭文燦力推的「一區一公托中心」政策,此時就派上大用。
依規劃,3年內桃園要達到30座親子館的目標,甚至在他腦海中已經在盤算,要將兒少服務業務從社會局分出來,為這些孩子成立專責的「兒少處」。Photo Credit:TNL Brand Studio 對於生活圈更為遙遠的復興區,孩子不易到達固定設施的「親子館」,鄭文燦也有創新的作法。
他在去年10月開辦了「行動親子車」,將豐富教具、書籍與玩具裝上廂型車,讓專業師資伴著車輛在桃園山區裡活動,為資源有相當落差的原鄉學校帶來更多的資源與活動規劃,每週二至週六巡迴鄉間提供服務,結合衛生保健、社會福利等各社福團體服務,讓偏遠山區的孩子與家長親子共學共玩不只是奢侈的夢想。依據內政部統計,2018年1到10月的粗出生率,桃園的8.47‰遠高於全國平均6.38‰,同時期的結婚率與結婚對數,桃園也以5.32%、11719對,遠高於全國平均4.63%、10068對。「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。中醫調理的內容包含中醫四診診察醫療諮詢、體質分析辨別、衛教及飲食指導、穴位保健、中藥調理等5項服務,對改善孕期不適症狀、及中醫調理助孕案例頗豐,貼心的服務都具有相當成效,也減輕年輕夫妻的心理與經濟負擔。
過去3年來桃園市府為鼓勵生育、育兒,編列80億元預算,支出將近78億元,效果顯然相當宏大。桃園人口平均年齡38.6歲,除了年輕人口遷移定居桃園之外,很大一部份的原因要歸功於桃園的高出生率。對此鄭文燦不掩喜悅,「桃園政策走在中央前面,中央跟進了,證明這個政策是對的。這代表的是年輕人對桃園有足夠的信心,願意在此許諾成家、在此生養下一代。
」 為提升生育意願,讓懷孕婦女能安心養胎,桃園市政府撥了3千萬元經費,為婦女生育第一胎之前提供婚後孕前檢查服務補助,鼓勵新婚夫妻「做人」。」《禮運,大同篇》描述的理想社會,在鄭文燦手中一步步實現,但他並未因完成這些政策就稍有鬆懈,「一天當三天用」的他仍每天四處奔波,繼續努力為建設桃園而努力。
懷孕女性,每人每胎提供2次孕期中醫養胎調理。鄭文燦規劃兒少處 推「行動親子車」 「未來市府會持續於設置公托中心、幼兒園等設施,『一區一親子館』提升到『一生活圈一親子館』。
此外,還有孕期羊膜穿刺檢查,以及六都首創的人工生殖(試管嬰兒)補助,造福許多年齡偏高的準媽媽,其中試管嬰兒的成功率高達1/3,日後也將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而增長,讓眾多家庭能夠一圓生兒育女的夢想。生了小孩,如何撫養成人、並在過程中做好教育,是另個讓家長們頭疼的難題34歲的阮文功(Nguyen Van Cong)表示,雖然他清晨5時就抵達,但排隊的人實在太多,中午過後才終於輪到他辦手續。其中,製造業占1萬1200人、農業占將近900人、建築業則有超過200人、漁業有逾3000人。相較去年只有3700份,今年幾乎多出1倍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(中央社)越南義安省5天收到6500份為赴韓國工作的韓文考試報名表,數量年增近倍。觀察認為,除了韓國解除對義安省的工作限制外,日圓貶值及台海局勢都可能左右越南勞工的就業去向。
越南經濟報(VnEconomy)報導,截至2023年年底最新統計顯示,當年赴海外工作的越南勞工共有15萬9986人,其中日本超過8萬人、台灣有逾5萬8000人、韓國有超過1萬1000人。此外,前鋒報報導,過去一段時間,日本、台灣等其他越南勞工就業市場出現變化,想去海外工作的越南勞工轉而考慮前往韓國,使得參加韓文考試的人數增加。
越南前鋒報(Tien Phong)報導,義安省(Nghe An)就業服務中心經理陳國俊(Tran Quoc Tuan)今天表示,從1月26日至30日共收到6500份欲透過就業許可制度(Employment Permit System)前往韓國工作所需參加的韓文考試報名文件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
」 越南勞工目前主要透過韓國的就業許可制度前往韓國工作,並投身於製造、建築、農漁業,工人月收入約3600萬至4000萬越南盾(新台幣4.7萬至5.2萬)。儘管如此,每天清晨4時就有大量民眾在中心外面排隊,等待人員7時30分開門上班,之後就一直鬧烘烘到深夜。新聞來源: 越南勞工赴韓熱 日圓貶值台海局勢左右就業去向(中央社) 延伸閱讀: 泰網民抵制赴韓旅遊? 逾10萬泰國人打黑工成「小鬼」,韓國頻拒泰公民入境 越南成亞洲第三大對美晶片出口國,專家稱產業仍依賴外資應提升附加價 越南成為向美國出口「維吾爾強迫勞動」產品最多的國家,專家:越企從中國進口材料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「我想要去韓國工作,因為收入比其他國家高。
這些地方先前因為太多人在韓國逾期居留,因而被列入黑名單。最後只能安排分流,規定特定縣市的人在特定時間前來遞交文件。
報導未具體說明日本、台灣就業市場變動所指為何,但有仲介私下向中央社表示,日本可能是指日圓貶值,台灣或許是暗示憂心兩岸情勢變化「我想要去韓國工作,因為收入比其他國家高。
儘管如此,每天清晨4時就有大量民眾在中心外面排隊,等待人員7時30分開門上班,之後就一直鬧烘烘到深夜。觀察認為,除了韓國解除對義安省的工作限制外,日圓貶值及台海局勢都可能左右越南勞工的就業去向。
其中,製造業占1萬1200人、農業占將近900人、建築業則有超過200人、漁業有逾3000人。此外,前鋒報報導,過去一段時間,日本、台灣等其他越南勞工就業市場出現變化,想去海外工作的越南勞工轉而考慮前往韓國,使得參加韓文考試的人數增加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」 越南勞工目前主要透過韓國的就業許可制度前往韓國工作,並投身於製造、建築、農漁業,工人月收入約3600萬至4000萬越南盾(新台幣4.7萬至5.2萬)。
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越南經濟報(VnEconomy)報導,截至2023年年底最新統計顯示,當年赴海外工作的越南勞工共有15萬9986人,其中日本超過8萬人、台灣有逾5萬8000人、韓國有超過1萬1000人。
相較去年只有3700份,今年幾乎多出1倍。34歲的阮文功(Nguyen Van Cong)表示,雖然他清晨5時就抵達,但排隊的人實在太多,中午過後才終於輪到他辦手續。
這些地方先前因為太多人在韓國逾期居留,因而被列入黑名單。(中央社)越南義安省5天收到6500份為赴韓國工作的韓文考試報名表,數量年增近倍。